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史上二十句狂出天际的铁骨铮铮之言,读一下都热血沸腾!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10 08:10:05    

一、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

这是汉元帝时期,西域副都护陈汤在矫诏集合西域军队,奔袭2000多里,斩郅支单于于匈奴牙帐后,在给皇帝陛下的奏折中写的一句话。

原文是“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,以示万里。明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!”意思就是,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,让他们知道,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,即使再远,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。”这句话说出了汉人王朝的霸气,汉朝能延续四百年真的不是偶然,汉朝确实是让人骄傲的王朝。

二、凡日月所照、江河所至,皆为汉土。

最早出自班定远的父亲班彪在给刘秀的一篇奏章,不过原话却是“汉秉威信,总率万国,日月所照,皆为臣妾”。“凡日月所照、江河所至,皆为汉土。”出自《后汉书·南匈奴列传》,汉宣帝时,汉朝发兵十五万北击匈奴,在天山脚下大破匈奴主力,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,表示永做大汉的藩属。汉军在在河流、山川等地设立界碑,名曰“定胡碑”。上边的原文就是这句。

三、尊严只在剑锋之上,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。

这是南开大学军事学科创始人,著名演讲家艾跃进的一句名言,中国的尊严是如何找回来的?是无数爱国将士用鲜血堆积出来的。忘记历史,就是一种背叛。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,必须敢于去亮剑,世界的形势绝非儿戏,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丛林法则,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,常备不懈,“天下虽安,忘战必危”。

四、大丈夫生当如此,彼可取而代也!

这其实是两句话,两个人所说。

第一句出自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常繇咸阳,纵观,观秦皇帝,喟然太息曰:嗟乎,大丈夫当如是也!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,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期间看到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范,感慨道:“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!”后来,刘邦历经磨难终于开创了大汉天下,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,不负这句豪言。

第二句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始皇帝游会稽,渡浙江,梁与籍俱观。籍曰:“彼可取而代也!”这句话说得比刘邦的那句“大丈夫当如是也”还要豪迈和霸气,刘邦更多的是向往,而项羽则是蔑视,后来项羽以数万楚军破章邯、王离的四十万秦军主力于巨鹿,九战九捷,灭秦第一功当属项羽,西楚霸王的威名也一直流传至今。

五、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!

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记载:后蜀、南汉相继被宋所灭后,南唐后主李煜对赵匡胤奴颜婢膝,以求苟延残喘。可是,赵匡胤在做好充分准备后,毫不犹豫地发兵进攻南唐。李煜派使节质问赵匡胤为何出尔反尔,赵匡胤厉声回道:“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?”“岂容”二字彰显了赵匡胤的霸气,不久宋军攻破金陵,南唐灭亡,李煜与小周后做了亡国奴,被押送汴梁。

六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

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记载,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雨夜起义时,振臂高呼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耳,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”

当时不满秦朝暴政的人大有人在,但没有人敢公开的说,因为秦始皇的余威还在,而陈胜第一个说了出来,虽然是情势所迫,但足以流芳万世。

七、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

大明祖训曰:“不和亲、不赔款、不割地、不纳贡 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”,真的是铁骨铮铮,大明朝可能不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王朝,但绝对是最有骨气的王朝。即使强如汉、唐也曾经对北方的异族虚与委蛇,但纵观大明277年的岁月,大明的皇帝们真的做到了“不和亲、不赔款、不割地、不纳贡, 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”,大明的皇帝有一些再怎么无能,这一点还是值得敬佩的。

八、对汉不敬者,屠;对汉有敌意者,诛!

语出《汉书·苏武传》,当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,李陵劝其投降,被苏武回怼,其中一句就是:“南越杀汉使者,屠为九郡。宛王杀汉使者,头县北阙。朝鲜杀汉使者,即时诛灭。”体现了汉朝人的傲骨,以及对匈奴的蔑视。

九、内外六夷,敢撑兵杖者斩之!

这是武悼天王冉闵颁布的杀胡令中的一句话,当时正处于五胡乱华的时期,在胡族眼里汉人不算是人,经常“掠人而食”,汉人的文化毁于一旦,北方人口从两千万锐减到了400万,因此冉闵颁布发布了振奋汉族人心的讨胡檄文——杀胡令,其中最出名的两句话就是:“今日之域中,竟是谁家之天下?”、“中原危矣!大汉危矣!华夏危矣!”

另外,冉闵还说了一句经典名言:“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,况我中土英雄,何为不得称帝也!”

十、吾将斩龙足,嚼龙肉,使之朝不得回,夜不得伏。

语出唐朝诗鬼李贺的《苦昼短》,当时,唐宪宗李纯“好神仙,求方士”,为了追求长生之药,竟然到了委任方士为刺史的荒唐地步。皇帝如此,上行下效,求仙服药、追求长生,成了从帝王到大臣的普遍风气。因此李贺才呐喊:“神君何在?太一安有?天东有若木,下置衔烛龙。吾将斩龙足,嚼龙肉,使之朝不得回,夜不得伏。”,如果有神君,神龙,我将斩断神龙的足,咀嚼神龙的肉,使它白天不能回,夜晚不能潜伏。这是对那些追求长生的帝王将相们莫大的嘲讽。

十一、大丈夫生不得九鼎食,死亦当九鼎烹!

语出《汉书》卷六十四,汉文帝时大臣主父偃以言语无忌闻名,有人就劝他要收敛一些,否则为人嫉恨命不久矣,主父偃洒然一笑,霸气的说:“丈夫生不五鼎食,死则五鼎亨耳!”

十二、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?

语出李贺的《南园十三首·其五》,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?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横刀战场,去收复失地,建立功勋,李贺即使在悲痛自己壮志难酬,又是希望唤醒大唐臣民的骨气与血性。

十三、虽千万人,吾往矣。

出自孟子弟子公孙丑与孟子的一番对话,孟子说:“自反而不缩,虽褐宽博,吾不惴焉;自反而缩,虽千万人,吾往矣。”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。

绝地冲锋的场景是对这句话最好的阐述。

十四、仕宦当作执金吾,娶妻当得阴丽华。

《后汉书》中记载:刘秀年少时,曾经去长安求学,在街上看到执金吾走过,场面甚是壮阔,大为感叹,发出了:“仕宦当作执金吾,娶妻当得阴丽华”的感慨。后来刘秀不仅娶到了美貌的阴丽华,还做了东汉的开国皇帝。

十五、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?

汉朝名将霍去病的名言,汉武帝曾经为他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,霍去病却断然拒绝,说:“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?”真是满满的豪情,这时的霍去病年仅20岁。

十六、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

语出岳飞的《满江红》,这句话还有一个典故。

东汉章帝元年,驻扎柳中城的关宠部、驻扎金蒲城的耿恭部被匈奴合围达半年之久,匈奴单于亲临城下,派使者进城劝降,耿恭假装答应,将匈奴使者骗进城中,亲手击杀,然后就在城楼上,对着十万匈奴大军,将尸体的肉割来烤着吃!

十七、此去泉台招旧部,旌旗十万斩阎罗。

出自陈毅的《梅岭三章·其一》

十七、醉里挑灯看剑,梦吹角连营。

“人狠话不多,社会你辛哥”,这句话出自南宋第一牛人辛弃疾的《破阵子》。

十八、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

语出王昌龄的《从军行七首·其四》

十九、吾观颜良,如插标卖首耳。

语出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五回:“关公举目一望,谓操曰:“吾观颜良,如插标卖首耳!”关公的霸气、傲气展露无疑。

二十、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。

大家肯定想不到,这句话竟然出自大汉奸汪精卫的古诗《被逮口占》,“慷慨歌燕市,从容作楚囚。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。”真是让人大跌眼镜!